第五节-《江山物语》


    第(2/3)页

    刑部由此提出三不信:

    在定山府不买,反而到了苍霞镇买,此为不可信一。龙山乃是大城镇,冒新园为了办理中举事宜而去了龙山府,没有理由不在龙山府买而到偏远的可能缺货或者不敢卖与砒塽的苍霞镇去买。

    在陌生处不买,反而在熟悉人处买,此为不可信二。买砒礵毒害人命,此乃天大机密之事,任何细节都不应泄露。在龙山府买砒礵,人地生疏,一旦得手后皆不会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想来一名中举举人不会如此粗心大意地在熟悉人处买谋毒害人之物。

    宜时不交砒毒,不宜时交,此为不可信三。据和珅定案奏折所说,冒新园交给郑娥砒礵时间在傍晚,而傍晚则是张寅山最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乾隆帝看完刑部回奏之后,因本案主要证人朱升已死,无法靠证人的供词和人犯的口供定案,便果断地下旨由刑部直接派人从龙山县运张寅山的尸棺进京,重新勘验张寅山的死因,并特别要求沿途各州县都需在尸棺上加贴封条,以免尸棺被掉包。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九,刑部在京师的龙华寺开棺验尸。作为皇上亲自指派的督察官,十五阿哥永琰,则与一众军机大臣端坐于己于人寺前搭起的帐篷下,和珅及许维这两个冤家对头赫然也在其中。

    由于此案影响很大,龙华寺外早早就挤满了人群,官兵里三层外三层地把龙华寺死死围住,只允许一名刑部书办向外传报寺内的信息。

    许维坐在台前,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如果开棺后这张寅山真是被毒死的,那自己这一辈子的前途就算完蛋了。

    许维悄悄瞄了下和珅,发现他也是同样的坐立不安,那额头上冒出的汗水恐怕比自己的还多。

    “起棺!”刑部差役喝唱着。

    刑部的数十名忤怍在差役喝唱完毕后,立刻有条不紊地走上前去,各忙各地对被搬出棺材的张寅山的尸体进行骨骼勘验。

    随着刑部差役的行动,和珅的脸色更色紧张得不得了,头不住地往外探,也想看清那张寅山是否真为毒发身亡。毕竟此事已是全京师皆知晓的大事了,事关自己的声誉。

    经刑部首席忤怍宋义的喝报,验得张寅山周身大小骨殖均呈黄白色,确属无毒因病而死。许维提着的一颗心总算定了下来,而反观和珅则满脸的沮丧不已。

    永琰与其他的官员商量了一会后,便让刑部尚书杨定先当场审问龙山县知县李誉廉。

    在铁证之下,李誉廉及原验忤怍林阳也都不得不承认了这一坚定结论,两人承认,原验时,试毒银针并未按要求用皂角水反复擦洗,不符合朝廷规定的检验要求;林阳向李誉廉只报服毒而死,却未报何毒致死,等等。随行而来的山西地方官们个个则面如土色,心绪不宁。

    许维不失时机地跪在十五阿哥面前,高声说道,

    “这张郑氏因奸谋夫一案实在是桩冤案,恳请十五阿哥上奏皇上,赦免冒新园、郑娥二人,并对涉案的山西官员及朝廷某些官员进行严办。”

    听到许维的话,和珅真有如口中被人塞下个硬物般难受,恨不得马上有把刀在自己手中,能捅姓许的几下。

    “皇上派我来此监察,必将如实回奏,尔等放心。”

    永琰对和珅说道,

    “和中堂,你对此案有何意见吗?”

    和珅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苦笑说道,

    “此案实在是天大的冤案一件,地方官们蒙骗钦差之举,着实令人气愤不已。”和珅倒也推脱得快,把罪责都一股脑推给了山西的地方官们。

    永琰倒不再继续追问和珅,转而又问另一位的陪审大员,兵部尚书、一等公阿桂道,

    “桂中堂,您看?”

    阿桂乃是名门之后,素看不起那走捷径,广受贿的和珅,他正颜答道,

    “冤案得昭雪,实乃是我大清之福也。之所以有此案,也是地方官员承办案件时先入为主,层层草率结案所致,而朝中某位官员更是糊涂透顶,身为钦差大臣居然漠视人命,意图粉饰地方之过。

    我想皇上自有他的处置意见,我等只需具实回奏便是。”

    听到阿桂的暗讽后,和珅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甚是狼狈。

    既然在场大员都如此发话了,十五阿哥也就顺水推舟地结束此次龙华寺之行,回转宫中向乃父乾隆汇报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