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训练倒还好说,可铸造兵器却太过麻烦。先不说铁矿他们根本搞不到,就连那些铸造工人等技术工种,也为数不多。 就在此时,也许是某种巧合,一个人进入到了杜伏威的视线之中。这个人不但自身武力值不弱,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能量。 经过一番的相谈和互相了解之后,他知道了此人名唤董盛,乃是涿郡人氏。他不但是一名游侠,更认识一个特殊的商行。 按照董盛所说,那个商行不只是进行粮食买卖。在私下还有另外一层生意再做,比如私盐、军械、消息、粮食等等。 杜伏威经过数次试探,发现这个董盛是个可用之才,便拉下脸来诚心邀请其入伙儿,经过一番推脱和诚心邀请的博弈,最终董盛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最让杜伏威高兴的是,董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仅仅用了不足十天,便给他弄来了一批横刀。 这些横刀看制式都是大隋朝廷军用的,虽然看其材质和打造工艺,明显是朝廷大军所用的最差的一批,可相比于原本的那些柴刀,已经是鸟枪换炮了。 这批横刀的数量并不算太多,也就堪堪够装备杜伏威手下两百亲兵的。尤其经过董盛的训练,这些亲兵战力明显有所提升。 经过这一番的改观,杜伏威原本那沉寂许久的野心再次膨胀了起来。他已经不甘心再做游寇,想要占据一方属于自己的地盘。 此时已经是六月下旬,天下大旱之象已显。按照杨英的圣旨,中原许多百姓都在小规模的迁徙,没有合适的根据地。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江南水乡,那里受到干旱的影响极小,随便占据一座城池,都能够养住手下这几万大军。 只是具体选择哪里做为自己的大本营,他略微有些踌躇,便向“心腹”董盛征求意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