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首都大学附近的一家雅致餐厅包间内,柔和的灯光洒在红木圆桌上,陆阳、陈云曦和李兰三人围坐一桌。 窗外是暮色渐沉的校园景致,室内则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点心,三杯清茶冒着袅袅热气,将严寒隔绝在外。 这次聚会的目的,是商讨兰曦服饰的后续融资计划。 此前,陆阳成功邀请刘天仙担任品牌代言人的消息已经告知了两位合伙人。 但由于资金尚未到位,虽然与刘天仙方面的合约细节已基本敲定,正式签约仪式却一直推迟。 加之李兰前段时日一直在江浙地区考察服装代工厂,融资事宜便暂缓了下来。 直到前两天李兰结束考察返京,三人才终于找到时间坐下来详谈。 “兰曦服装有限公司成立时,我们总共投入了400万资金。” 陆阳轻叩桌面,将话题引入正轨,声音在安静的包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分别是李兰250万,我100万,云曦50万。相应的股权结构是李兰50%,云曦25%,我25%。” 他抬眼看向李兰,目光中带着询问:“这次融资,你打算追加多少投资?” 作为公司最大股东,李兰拥有融资决策的主导权。 李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考察报告,动作从容不迫。 “这次我在江浙地区走访了七家代工厂。” 她将报告摊开,指尖轻点上面的数据,神情专注:“经过详细比对,对成本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以80支新疆长绒棉衬衫为例。” 她继续道,声音平稳有力:“如果订单量达到20万件,单价可以控制在82.5元;50万件能做到81元;若是百万件的大单,单价能压到78元。” 陈云曦闻言微微睁大眼睛,下意识地端起茶杯: “这个价格比我们之前的预估低了将近10%!”语气中带着惊喜。 陆阳却显得波澜不惊,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着茶杯,他早就预料到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 “所以你的建议是?” 他看向李兰,眼神中透着深思。 “20万件是最优选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