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六二 出其不意-《第一氏族》


    第(3/3)页

    等到秦国得了河东河北,再跟汉中配合,双臂合抱中原,那就是大势在握。

    更何况秦军眼下还占了洛阳、河阳两镇,只要这两地不失,日后进取中原可谓是占尽便宜!

    有杨氏在中原拖着赵氏大军,魏氏眼下进攻河东,那是趁虚而入。秦国想要建功立业、吞吐天下,没有比现在进攻河东更好的选择了。

    天赐良机,不过如此。

    魏崇山的视线也从蒲津渡离开,纵目看向东北方向。

    蒲津渡之所以是咽喉要道,就是因为这里战略价值极高,秦军从蒲津渡北上进攻河东腹地,就可以避开吕梁山、中条山之险,且蒲津渡面前就是大片平地。

    河东地形,自晋阳到蒲津渡之间虽然不是一马平川,但相对于西面的吕梁山、东面的太行山而言,却是平坦许多,中间有许多盆地。

    这是河东内部一条宽阔的带状通道,也是关中兵马进攻晋阳的唯一路途。

    当然,它只是通道,不是完整平原,在进入河东中心的盆地平原之前,依然有连绵山地无数险阻横亘在途中。

    “晋军自渡河南下进入郓州,一面在兖州、沂州用兵,一面在曹州谋战,兵马纵横随心所欲,说到底,那是中原气势平坦无险可守。

    “而在我们面前,处处都是关山险阻,遍地皆是荆棘重镇,想要突破晋军在这里的一道道防线并非易事,万万不可轻敌。”

    魏崇山老成持重地说道。

    魏无羡点点头。

    河东地位如此重要,又临着秦国关中,大晋在这里当然有兵马部署。中原逐鹿之争开始以来,大晋从未放弃对蒲津渡的监控,修行者日夜游弋不停。

    只可惜,跟投入在中原的力量相比,大晋放在这里的力量还是少了,也小了,无法抵挡魏无羡率领的秦国高手强者、军中精锐。

    秦军能够夺取蒲津渡,让大军眼下可以安然渡河,那是已经打过一仗,摧毁了晋军在蒲津渡的戒备、防御力量。

    当魏无羡没想着带领秦国高手,去中原跟吴国高手合力一起对付赵宁时,秦国就有充分的力量在集中在一起,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从兵力薄弱的河东撕开一条口子。

    “大军夺得蒲津渡,前方有两大片平地可供攻取,不愁无法展开兵力施展拳脚、站不住脚跟。”

    魏崇山看向魏无羡,“消息传到赵北望、赵宁面前,你说他们会如何应对?晋军动静姑且不言,你觉得赵宁会怎么办?

    “他会不会带着麾下高手转瞬而至,在蒲津渡拦住我们,与你大战一场不死不休,试图瓦解我们对河东的攻势?”

    魏无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不是用来回答的。

    从来都不是。

    它是用来解决的。

    赵宁在听闻秦军渡过蒲津渡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魏无羡不可能不提前思考,他为此做过缜密推演,也早就做出了相应布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