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静姝暗中送来了不少人参与所谓的科举制度,他们皆是改名换姓,现如今一并出现在萧国境内。 萧铭远派人将他们一一安顿好。 科举制度一经过推广,无数人便闻讯前来京都城,他们无一例外是期盼着能够借助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博取功名。 此番负责的主考官便是当今的太傅郑继才。 郑继才是皇帝的耳目,此番也是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今日见过了气定云闲的萧铭远时,郑继才缓缓地往前走了两步,他自顾自地抬起手捋了捋胡子,乐呵呵地冲着萧铭远行礼。 “老臣见过三皇子殿下。” 萧铭远当然是认识得郑继才。 再者是说,回想起当初,萧铭远也确实是在郑继才跟前学习。 若真是要说起来旧情,萧铭远自然而然地也得称呼他一声师傅的。 “学生见过太傅。” 听到萧铭远说出的话,郑继才不苟言笑,他向后退了两步,不留痕迹地拉开了与萧铭远之间的距离。 “三皇子殿下,您早些年间便已经不在老朽门下温习功课,老朽当真是担不起您的这一声太傅。” 说罢,郑继才又道:“今日老臣是依照皇上的旨意奉命前来,能够看到后辈青出于蓝胜于蓝,老臣已经是心满意足。” 话虽是如此,但郑继才并未与萧铭远叙旧的意思。 “老臣有公务在身,便不得与三皇子殿下多说,老臣先行告退。” 郑继才微微拱手作揖,行礼过后,他便仓促地离开了。 望着郑继才渐渐远去的背影,萧铭远不由得眯起眼眸来,他当初也曾经觉得科举制度被重新推崇,皇帝也理所应当地换人。 没成想,今时今日,依旧是郑继才被委以重任。 如此一来,萧铭远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动手,绝非是什么容易的事。 毕竟不管怎么来说,郑继才从头到尾效忠的仅仅是皇帝一人。 看着诸多学子踏入正殿。 殿堂之上的郑继才只是微微颔首,顺势缓缓地开口说道:“今日这机会难得,也是诸位大显身手的时候,还望诸位莫要让皇上失望。” “即刻起,诸位便到各自的位置上答题。” 他不疾不徐地开口,引导着诸多才子落座。 无意之中,郑继才注意到了萧铭远自始自终都在盯着自己看的,他漫不经心地抬起头看过去,仅仅是与他点头示意一二。 第(1/3)页